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全部
  • 全部
  • 排序方式:
  • 排序
  • · TEST (作者:雨后初情 时间: 点击数: 399)
    收藏
  • TEST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大家对胆机输出牛有兴趣吗?这是我朋友的心得 (作者:dbncw 时间: 点击数: 793)
    收藏
  • 输出牛的好坏--------合肥--张平
       这是一个永远都谈不完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输出牛, 在机器上因该有一个良好的开环特性, 哪些主要靠负反馈得来的好声, 谈不上是好作品(不排斥负反馈的正面效益). 所以为2A3,300B等低内阻直热三极管作单端牛, 制作者往往都很慎重, 因为作这类机器人们都不希望用负反馈, 此时输出牛的好坏很容易被耳朵察觉. 这也是此类牛价格高的一个原因.
    好的输出牛要有一个好的绕制工艺作基础不会有人怀疑, 可是一般的烧友是看不出工艺好坏的, 工艺好坏不能只从外观漂不漂亮来鉴别. 测电阻,电感,漏电感,分布电容的一致性是方法之一, 更重要的是初次级直流电阻及交流阻抗折算的一致性!!! 这是检验制作者有无过硬的本领或认真负责精神的极佳手段. 那些对音箱阻尼欠佳的牛大凡都是这一关过不了.
    人们往往对单端机的力度以及优良的瞬态不敢奢望, 这主要还是牛的问题, 其次是电源供给的问题. 尤其是低频的解析力和柔顺度不能很好的兼顾, 解析力主要是频响和阻尼的问题, 而柔顺度则是波形失真问题了.关键还是输出牛的责任!!

    输出牛的电感与漏电感
      理论上说电感越大越好,漏电感越小越好。增大电感无非是加大铁芯,增加绕线圈数,提高铁芯的导磁力。但大铁芯和圈数多又加大了分布电容,所以是一对矛盾。问题是我们在设计输出时,要正确考虑所需的电感量,例如2A3,300B等低内阻直热三极管单端牛,往往作15H左右初级电感量其低频响应就已经很好了,过分追求电感量实无多大意义。
    关于漏电感到是要好好去思考,对于全频单元要简化输出牛绕制工艺的话,可根据单元的自身电感设计对应高频响应所需的漏电感。这样考虑的话往往漏电感较大,绕制好操作,但此牛的通用性不强。理想的还是漏电感越小越好,如果漏电感设计不当其与喇叭音圈电感相互作用,会造成高频过分犀利,削弱了低频的听感。对于一般情况(包括多单元音箱)如果输出牛漏电感大的话,可用负反馈或次级接电阻校正,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漏电感越小越好。小的漏电感必须要精湛的设计和绕制工艺,它需要初次级线圈截面对合良好,窗高要尽量利用,气隙不要过大。
    输出牛的分布电容
       关于分布电容当然是越小越好了,绕牛时主要是初级线圈自身分布电容的控制,因为初级线圈的圈数多分布电容大。我的主张是绕牛要分层垫纸,一则好排线,二来减小分布电容。绕线要采取Z字型绕法,此绕法可将初级分布电容减少到S型绕法的1/3,可见其效果相当可观。另外绝缘纸的品质也很重要,我曾试验过用特富龙,但它太滑排线的难度太大失败了,他日如果有机会能试验一下杜邦绝缘纸就好了。
    初次级绕组的布置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层分段问题。一般情况下分段用M6 型布置就很好了,所有绕组要求尽量等宽,同侧绕组要求绝对等宽,能用细线不用粗线,次级要尽量用多线绕制。从积肤效应看细线要好于粗线,从线材质量看细线在拉制时要求的铜材杂质要少,不易作假(猜测)。选择线径时不能想当然,一定要反复计算和验证。
    铁芯的选用
    从高频的角度,铁芯片需要薄一点的好,一般不要大于0.35的片厚。从初始导磁率和低频失真的角度看,退火片要好一些。另外,冲好的硅钢片最好放置时间长一些再用,装片时不要挤压得太紧,紧固铁芯的螺杆也不要拧得太紧,这关系到低频失真的问题。螺杆与铁芯之间要绝缘以减小损耗。退火片的毛刺要少得多,对减小高频损耗有利。
    输出牛的抽头
    我个人不赞成多抽头多用途,辅助的抽头往往在阻抗上很难匹配,做机器时会难以达到你预想的声音,甚至造成意外的失真。

    输出牛的瞬时响应
    大凡我们在听音乐时,常常会评论一部机器或一个系统发生的声音有慢或快之分,实际上音乐播放的时间是不会变的,只是人耳所感受音乐动态变化(即瞬态)不同而造成的。就胆机而言,输出牛的瞬间响应能力是关系音乐快慢感觉的关键部位。
    输出变压器的瞬时响应能力主要是指,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建起的过程长短,次级电压建起时间短则瞬时响应能力强,反之则瞬态差。因此我们在设计变压器时要充分考虑实际聆听的需要。
    次级线圈电压建起的时间主要涉及,变压器的漏电感、线圈电阻、功率级输出内阻和所接音箱分频器的电容量等参数。其中前三项参数是我们设计时可以控制的,而音箱分频器的电容量则是未知的。功率级内阻小有利于变压器的理想设计。这也是低内阻三级管好声的原因之一。
    当变压器设计时以不考虑次级所接电容器大小的方向时,其线圈电阻和漏电感便为设计瞬时响应时间长短的主要依据了。此二项数据主要是涉及变压器的电路衰减量,衰减小则瞬变好,衰减大则瞬变差。但衰减量不能过小,过小则电压反应有过冲现象,反应在变压器方波测试时前端有 “振铃现象”,衰减量过大则方波测试时前端有“爬坡现象”。

    输出牛的动态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输出牛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一个输出牛在理想的频响下到底有多大的输出功率?反过来说在最大不失真功率时频率响应如何?一个设计者在初始设计时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想可能就是一个“合格”的设计者。
    在说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个常见的问题。即我们通常在测试一个输出牛的初级电感时,有人测的数值大,有人测的数值却要小。那到底谁的正确呢?是不是电感表有问题?其实,输出变压器的电感是随着你加上的励磁功率而变化着的,通常电感表所测量的数值几乎是矽钢片在初始导磁率时初级的电感量。此时的电感量只能满足最小音乐信号时的低频失真要求。而随着音乐信号动态的增大,对电感量的需求也会增大。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输出牛在满功率输出时,其最大的电感量应该能满足最大音乐动态的要求,这样在满功率输出时低频失真才能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其实同样的道理,输出变压器的漏电感也是在随着音乐动态变化而不断变化,高频相应也随着变化而衰减。
  • ·

    (作者:伯牙 时间:2006-10-20 09:49:12)
    降龙十八掌终于练成了.祝贺张教授!
  • ·

    (作者:kell 时间:2006-10-20 12:36:04)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好听的小提琴 (作者:八爪鱼 时间: 点击数: 577)
    收藏
  • 这款由天乐唱片为ACCUSTIC ARTS音响定制的SACD唱片,由希腊小提琴家Leonidas Kavakos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演奏12首精彩小提琴曲,他被喻为本世纪继海菲兹之后最有大师风范之新秀。录制这张唱片时他所用的小提琴是一代宗师帕格尼尼生前用过的1742年Guarneri del Gesu名琴。

    这张小提琴专辑的原版录音是美国Delos公司1991年在洛杉叽的一间大教堂进行的,收录了柴可夫斯基的《旋律》、舒伯特的《L’Abeille》、巴齐尼的《小精灵舞曲》,还有克莱斯勒的《爱之欢乐》、《爱之悲伤》和恩斯特的《夏日玫瑰主题变奏曲》等12首乐曲,都是小提琴曲目中的精品之精品。

    FIM重新将母带重新经过DSD技术制版,它除保持有原来通透明朗的音质之外,小提琴和钢琴的质感和解像、线条感都有长足的进步,CD层同时采用了SADIE技术处理,使各种技术指标达到一级水平,录音本身就已经很有水准,再经过加工,使得小提琴的音场和定位更加精确,弦声质感更强,音响效果定能满足发烧乐迷的要求。

    Leonidas Kavakos的小提琴演奏技艺炉火纯青,配合古典名琴的醇厚音色,让这张唱片的小提琴音色光辉、醇厚、密度高、细节丰富。专辑中曲目大都是炫技类的,很能考验演奏者的水平,Leonidas Kavakos很好得把握了一切,显得从容不迫,琴弦之音是清丽脱俗,纤细明亮,延绵不断,纯结无暇,可谓达到完美境界。

    其中那种有条不紊的小提琴快弓更是一绝!每个录音全程如同行云流水,还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松香味,背景的钢琴声清脆,而且恰到好处;弹奏五弦琴的声音是充满质感的,很多细节都轻而易见。此碟用一流的乐器,加一流的演奏,再配以一流的录音精制而成。听过这张CD后,最直接的感觉是技巧高超,靓声至极!
    mms://www3.21hifi.com/05cd/051124/051124g1.wma[/mp]
  • ·

    (作者:八爪鱼 时间:2006-10-21 10:31:10)
    http://www.bazhuayu.com/lvbbs2/BBSDisp.asp?BoardID=12&ID=544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请教LDH版主 (作者:xu5261979 时间: 点击数: 315)
    收藏
  • 看了你的帖子,直到你以前用过4425,当时功放是国都44+606,不知道这套系统,给你的最大不足是什么?谢谢。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求助两个发烧专辑名称 (作者:wdsjk 时间: 点击数: 322)
    收藏
  • 一张专辑,忘了名字.曲风好像爱尔兰那种笛子主乐器风格,我也说不好那个乐器叫什么名字好.应该是一个发烧专辑.
    其中一首就是马克希姆演奏的这个"出埃及记",但决不是马克希姆的专辑,也不是电影"出埃及记"和"埃及王子"的原声
    http://www.waterblue.com.cn/.../maksim/03.mp3
    还有一个发烧专辑.
    其中一首歌曲就是"我愿意",决不是王菲等演唱的.而是"梦蓓蕾"经过hifi重新演绎的,应该也是老歌了
    谢谢.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feng 时间:2006-10-11 00:39:07)
  • ·

    (作者:feng 时间:2006-10-21 04:32:01)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请教全频喇叭 (作者:ly6789 时间: 点击数: 672)
    收藏
  • 请教:哪位对全频喇叭了解,哪个牌子最好。
  • ·

    (作者:有没有都一样 时间:2006-10-20 23:34:34)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大佬们能说说吗?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作者:向前看 时间:2006-10-18 18:13:48)
    但这个钱又不是那么好赚,麻烦多多。。。。
  • ·

    (作者:WEISUN 时间:2006-10-20 20:38:44)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向各位DX取经 (作者:zqwg 时间: 点击数: 470)
    收藏
  • 最近买了一对JBL的D130,随随便便先搞了个木箱开声.初听声音很硬,没有低频(估计100Hz以下就衰减了),中高频多,高频很少.但中频大气真实.先后搭配BREMESTER935+956,声音最紧,硬;世霸合并机好些,偏浓,艳丽滑溜;SPAK300B最平衡,低频多返少少.当然质感就差点.听了10天,总体感觉低音没有想象的好,高音也没有预计的差劲,听些小品,看看DVD还是过的去.
    小弟一向玩开书架箱,初玩JBL大家伙,没有经验.有哪位DX玩过这东东,敬请传经送宝.谢谢!
  • ·

    (作者:蓝世荣 时间:2006-10-20 10:41:39)
    http://www.lansingheritage.org/html/jbl/jbl.htm
  • ·

    (作者:chen_sp 时间:2006-10-20 11:47:11)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
  • · 求光头 (作者:大力水手 时间: 点击数: 746)
    收藏
  • 求一光头它的机芯是Teac vrds 的 CMK4 ,
    他家的这个光头有替代品吗?
  • ·

    (作者:阿明 时间:2006-10-18 14:18:45)
    如果我没估错的话,它用的是索尼sony kss240A光头,很多欧美机子用了这款cmk4的机芯。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