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品牌用家>排行榜
  • MBL 9008A
    ¥130,000    0.00
    类型:后级
    MBL 9008A線路概念傳承MBL優質的美聲理念,承製方法與MBL 9011大同小異,只有功率比MBL 9011略低了一些,其亦1.採用獨家DPP與IGC新技術,以最短訊號傳輸路徑以及特厚電路銅箔,創造高音質及高頻寬的聲音重播。2.驅動線路以純A類狀態工作,並施以精密穩壓。3.接地迴路採單點接地之Eye-of-an-needle技術,失真率降低到小於0.001%。4,在X-Crossed陣列中採用高速電晶體,增加反應速度,讓其呈現無與倫比的暫態反應。5.為提高頻率響應,全機採用特低感抗MPC電組以及MHz等級之RSH電容。6.多層電路板,使用電流較大的輸出級特別加厚銅箔,以確保聲音重播的純淨度、餘裕度。所以MBL 9008A擁有大氣大魄,氣宇軒昂,音場寬深,音樂規模感龐大,音質醇美、溫潤,清晰中又帶有自然的柔美。
    0条帖子351访问
  • Halcro dm88
    ¥200,000    0.00
    类型:音箱
    0条帖子393访问
  • 宝华B&W CM1
    ¥5,800    0.00
    类型:音箱
    0条帖子254访问
  • 世霸Sonus faber Amati Anniversario
    ¥175,000    0.00
    类型:音箱
    系统:三路落地地式音箱  箱体:“鲁特琴”形状的外观设计,由21块枫木片和实心枫木组成“三明治”结构  高音单元:25mm超线性大动态钛环高音单元,双环波浪状导向的钕环驱动盆 中音单元:150mm超线性大动态中音单元,CCAW/KAPTON“无涡电流”音圈。KELLOG和FARADAY环配合强劲的超线性大动态磁力单元。特殊设计的增效音室,确保单元在运作时不会产生不良共振。 低音单元:220mm超轻的铝镁合金低音单元,安装在一个带倒相孔的音室里。双FARADAY铜环长管驱动器具有一个1.5英寸的“无涡电流”音圈,达到超强动态的表现及线性。运用了一些特别的同轴抗压器,以消除共振与失真    分频器:特殊的双曲线设计,有效地优化相位及频率响应。分音器对低频的阻抗作出特别的指令,令低频的回放更清晰及更容易被功放推动。分音器的讯号接触点全部用特别的稀有金属制成,一流的讯号传送有助于优化音频的连贯性。
    0条帖子245访问
  • ATC SCM100Tsl
    ¥175,000    0.00
    类型:音箱
    0条帖子331访问
  • REME Sonata前级B版
    ¥18,800    5.00
    类型:前级
    Reme  Sonata 前级放大器是理想和极端技术的结晶,考虑以将来音响的发展, 频响高达5Hz-800KHZ。(而不是国外名牌带输入变压器产品, 频响仅为20-35Hz—20K-70KHZ) ①采用微晶超级合金磁性材料环型芯变压器(u高达18万以上是传统音频变压器铁心的300~600倍)而HC小于0.003(传统音频变压器铁心的百分之几);为了减少高频损耗合金薄膜厚度仅为 50um作为音源输入接口线路,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的RC接口耦合线路的种种不良问题;隔离了CD唱机输出的数码噪音,使音质更自然,高音更顺滑。 ②同时利用变压器理想地完成平衡与非平衡输入、输出的切换。 ③为了解决放大器放大线路的环路负反馈引起瞬态失真等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顽疾,采用同样品质的变压器进行电压放大,并用阻抗匹配器与输入音源和功率放大器进行匹配,真正意思上的无环路反馈线路, 无瞬态失真。 ④用纯手工加工变压器抽头配合24组继电器,理想化地进行音量控制,使传统顶级的步进式分流、分压式的音量控制黯然失色,(由于传统方式就必须要串入几k或几拾k电阻,相当音源内阻变大,使音质量严重劣化。)在小音量时仍然保持高低音延伸。 注意: 1 音量控制分为H, L增益两档. 2 放大器与电源箱连线应尽量远离电源线等干扰源,以减少带入不必要的噪音。 3 放大器应尽可能远离变压器等干扰源. 4 打开电源箱电源开关,放大器即进入预热状态。如长时间不用,请关闭电源箱上的电源开关。
    1条帖子1115访问
  • 加利Cary CD306 SACD
    ¥    0.00
    类型:CD
    摘自《音响技术》291期 年幼时的Dennis Had对音乐已相当著迷,父亲每逢周五晚便在家中与同好演奏弦乐四重奏作品,Dennis都不会错过。说不上是 天籁之音,但不绝于耳的悦人音色,刻烙在Dennis的脑海中。成长后,当他接触到电声学,其志向就落在如何可以重现那种悠 扬的音『乐』这个目标上。寻寻觅觅中,Dennis认定直热式三极管单端放大(DHT Single-end)的胆机最合要求。         Dennis对胆机的热爱,高烧至建立自己的品牌,立意建造心目中完美的胆机,这个品牌便是[Cary Audio Design]。著 名的经典作是CAD-805单声道后级。         随著业务扩展,Cary不单只是生产胆机、石机,甚至CD机都已经成为研究及发展的项目。拥有胆输出级的CD-308T及胆 石双拼CD-303/300CD机是得意之作,从杂志、用家意见到网上评论,都得到相当正面的评价。至于昔日的CD-306/200 CD机, 亦是时候光荣退役了。 内内外外         05年Cary发布的新款CD306机,机身印著[CD 306 SACDSuper Audio CD Player],但是网上及用户手册所标称的名称却 是:[CD 306 SACD TransportProcessor]。多累赘的名字!笔者不禁奇怪,何以把合并CD机唤作[TranSport Processor]?经过一 番了解后,笔者认为当中的原因是:首先,当然是表明Cary已经加盟SACD阵营;306除了可当作CD转盘外,也是SACD转盘(i- Link输出)!镭射机芯诚然不是旧款306的Philips CDM-12,亦不是303/300的Matsushita CD/DVDRom,而是成本高昂的Sony  SCD-1机芯。停产的SCD-1予人印象深刻,其中包括:读碟极慢,大约廿六秒,故有『慢读王』之戏称。         时代不断进步,306里内的SCD-1,己用上最新版本的SACD读碟伺服器。读CD,需时7秒;读SACD,需时10秒。         时钟方面,306选用的是BurrBrown PLL 1708 MUlti-ClockGenerator(27 MHz)。依厂方数据,306的Jitter极低,低至 无法量度。原因是Cary用了类似Theta Gen 8的Jitter Jail技术,置入了数码缓冲线路,减低了Jitter。         解码方面:Cary素来喜用的PMD200 HDCD晶片仍然正选上阵,充当数码滤波与HDCD解码功能。PCM解码功能,则落在八 片24/192规格的Burr Brown 1792μ晶片(每声道4片,以平衡差动摆阵,相当阔绰!)普通Red Book 16/44.1制式的CD,最高 可以升频至768 kHz作24/768规格解码!此外,DSD的解码是Cary的秘密武器,厂方透露的资料不多,只闻厂方宣称其DSD解码是 真正DSD方式,不会读了DSD讯号却又转去PCM方式解码。其DSD数码滤波,赫然是Cary自行开发!模拟输出的滤波,306选了 Bessel 3rd Order LowPass滤波,以确保平直的线性相位。         [CD 306 SACD TransportProcessor]的奇特称谓,蕴含著:Cary花了不少心血去研制306的转盘及解码部份,两部门都 独当一面。事实上,306是可充当外置转盘或解码器。         306可供选择的颜色有二:黑或银。笔者测试的是银色。无独有偶,此机跟SCD—1的体积相若,同样属巨人一族。机壳 以铝合金铸造,整体予人扎实坚固之感。附以四枚可调高度的金属脚作校正水平及抗谐震之用。蓝色显示屏置中,一切功能都 可在遥控及面板按钮启动。机顶位置,别出心裁的开了一个圆形天窗,透过水晶玻璃,可见水平珠。令原本看来平实的『金属 箱』,增添不少美学上的意趣。         SCD—1原物是顶揭式(Top-loading)的,Cary摩改了变成抽屉式。由CNC切割的5mm厚度的铝质托盘,手工简直比得上 Mark 37转盘。         此外,机壳底盘结构同样殊不简单,以6mm红铜、2mm Teflon物料及6mm铝片作『三文治』式组夹而成。内里空间规划 以三舱式建筑,红铜片分隔电源供应、转盘及数码部份、模拟输出级三大部门。其严谨精细精神,足以跟昔时,红铜骨架卓然 的Marantz CD-7机相比。         306没有电源开关,只可选On/Standby,在下强烈建议用家长期“On”着此机,让它保持体温及作战状态。否则,音 质会明显倒退,更要花个多小时重新热身。         306既可对应CD/HDCD/SACD,一于用三种软件各『煲』一百小时,合共三百小时,打通关节才正式试听。         现役替笔者把守前级位置的,是加拿大的Audio Zone Pre-T1无源前级(此奇器的报告,见于第286期,由简兆明兄撰写 。)。 Pre-T1晶莹通透,格外把讯源的特质表露无遗,亦因如此,306各种设定的影响,也额外分明。        306是笔者重召归队后的第二件测试的器材。多年前,试听dCS的Purcell加Delius时,就已经有个疑问:『升频』技术 必然地能够改善CD的音质吗?依在下的经验,不是的。某些CD确实得到正面改善,但有些反而变得更不堪入耳。当中『对立』规 律归为:录音愈靓的就愈得到正面的改善效果,反之,愈差的则愈负面。        让我细诉这个『对立』旅程之前,先讲Set-up:已经拥四枚巨型的金属脚的306,几乎无承钉可派上用场。自从数年前 迷上实木承板,家中的紫檀木板便沿用至今,从未思迁。校正水平,放正承板中心,如此简单的摆放,已经让306尽展所长。期 间,笔者亦曾经尝试摆放新加坡一仙、五仙、水晶、紫檀木块、ART石墨砖等在机顶的金属壳及水晶面上,惊觉306对这些调声 技巧反应相当大。笔者相当了解,不少发烧友视这些玩法为旁门左道,固然,市场上确存在一些吹嘘得天花乱坠、索价高昂的 骗人调声玩物,可是,我们一旦明白到背后原理,不过是『改变机壳谐震』这个关键,便大可自己多尝试做所费无几的『实验 』,看看那种材料最合适。就笔者手头上的资源,为迎合自己的喜好,放星加坡一仙在圆型水晶面上,另加绿幽灵水晶在中央 机顶,可以加进一些『飘逸』感,而所花费的金额,不过是港币一百元左右。         与306合衬又便宜的电源线,笔者试过Almor 14号及Belden 83803两款,以价论声,属非常超值级别。前者温厚,后者 雄纠纠。无所谓孰对孰错,仅关乎口味。笔者喜欢的,是83803,还替它配上贵价的Wattgate镀金IEC头及镀金美式插! CD的对比       『贪性』是人性的一部份,自问自己也不例外。306的取样频率有44.1、96、192、384、512及768(kHz)可拣选,你会怎 么选?起初,在下一味的贪大,死心眼的执著768kHz不放,一心相信24/768kHz是放诸四海而皆优的设定。事实却不是,笔者是 Celibidache迷,架上有不少收藏。Arlecchino公司的Celi/Konigle KapellKopenhagen现场指舒曼第二交响曲(ARL191),在沿 用的Micromega Trio三合一CD系统播放,已感乐团的各声部的定位不够鲜明,缺乏波澜。满以为306的24/768kHz是数码救星, 谁料声音变得更松散,高频更起“叉”难顶。平面的音像毫无改善。反而,用24/44.1kHz的设定,原有的音乐性回复过来, 棱角走了七七八八!         类似的情况,同样体现在EMIMichelangeli于1948年弹Bach-Busoni《Chaconne》CD(724356275720)上。以24/768kHz 播放,音色只有更干涩,音像更模糊,呈[化开]之像。降落到44.1kHz,方可投入去爱这段历史性录音。         这样看来,24/768kHz岂非无用,甚至是玩弄人之物?当然不是。常言道:『因材施教』。多番尝试,唯有达天碟级数 的录音CD才可承受这最高规格之效。同样是Michelangeli那片CD,舒曼的《Carnval》录音年份(1975年)与质素就优异得多,于 24/768kHz规格下,音乐更开扬,和弦与主题的琴音更明晰透亮。这个时机,笔者当然乘势[参悟]Celi一生唯对Michelangeli 佩服到底的缘由。(按:被Celi口诛笔伐的音乐家、演奏家数目众多,唯对Michelangeli的器重,终生未改。)话题好像打岔得 太远了吧!回到306身上,陈旧的单声道录音CD,44.1kHz几是不二之选。768kHz的功效具显微镜般的把细节表露无遗,高低两 端当然也给扯尽,良好的平衡度有利于播放古典音乐,弦与管各声部应有的质感都被恰当重现。围著悦耳的弦乐谐波丰富,低 音具层次感。铜管的膂力与生机,尤其人木三分。以上描述,都可在Celi/Munchner指贝三的CD中印证到。 HDCD的对比         不容否认,无论是HDCD的器材或软件,重视程度,今不如昔。尽管如此,市场仍有很多HDCD碟可供购买。质素?EMI《 林子祥精选集》HDCD放进306一试,96kHz是相对地最好的设定,但音质还是距离满意很远。无感情,音乐感寡,中高频的『时 沙』声相当明显。奈何?派靓录音的HDCD上 阵,一雪前耻。名单绝不可能没有Marco  Polo的《红灯记》及RR的Dick Hyman 《From The Age Of Swing》。仍然是96kHz相对最好。前者人声与乐器的定位明确。钢琴与板鼓的声响尤其迫真。钢琴与人声 的强弱音对比此起彼落,请听《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一cut,临尾唱至高亢处固然上扬得尽,乐器的弱音还是清楚可闻的。年轻 的发烧友恐怕对RR这个牌子不甚认识,当年论爆棚录音,谁个不晓RR的利害。但笔者爱它的Jazz CD。《Swing》一碟,由306演 绎音效几近无可挑剔。音场/结像/定位/音色/连贯性等你数得出的Hi-Fi分数,通通爆灯,逐一列举细说已无意义。 间奏         隶属Red Book阵营的XRCD软件,居然跟HDCD一样,相对地是24/96kHz最惬心意。以TBM的《Misty》(TBMXR0030)为例 ,768kHz是通透,但乐器的质感与结像远不如96kHz般真实。论音乐感更加是96kHz的天下!打个比喻:情况就像收音机刚好调对 了频道! SACD的对比         不打哑谜,直接的告诉大家。306的SACD与CD的表现,以广东歌曲的软件来比的话,分别并不像预期般大,华星的张明 敏《中国心》双层SACD/CD,互相比并,只是各有得失,SACD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票数。例如《爸爸的草鞋》,笔者是较喜欢 24/192kHz的重播,声音来的较自然,较感人。若以现代音像的《审死官》或Lyrinx《Caroline弹Chopin》SACD/CD来对比, 则又另有结果。此时的306重播SACD层的本领猝然提升。音乐变化流畅,人声与乐器具备真实和质感,琴音与铜钹份外铿锵,抒 减了数码声的压迫感之余,更能寻味乐韵中的曲中情、句中意。 结语          今趟的测试并不全面,因为笔者只接上了Cary306的RCA输出,而其输出级却是平衡式的。凭常理推想,以平衡的前后 级来连接,理当另有一番天地。先前不是提及过306可当作独立转盘与解码用的吗?对不起,不知道是否沿用开的Micromega  Trio的年份关系、配搭问题,306跟Trio的盘或解码都合不来,声音生硬,欠自然。文中提到不同的取样频率,相当影响到重播 音质,简单的仪器会测量到这些分别吗?笔者曾经用Stereophile Test CD3及声压计,去尝试捕捉这些分别。用44.1/96/192 /384/512/768kHz播放Test Tones,从声压计读来的数字,不同取样频率的电压数据基本上是一样的!是声压计太简陋了吗? 还是人耳更敏锐?……306的输出电压比一般CD机为高,足3V输出,与无源前级或低增益的前级可说一拍即台,如鱼得水。实情 是:306比起Trio更具力量感。大爆棚的马勒交响曲的能量发挥更见充沛。室乐诱发兴趣,胆机成就事业。Cary Audio的顶班 SACD/CD机却毅然放弃胆输出,以全石机姿态登场。(按:Cary的[Designer Series]是纯石机世界。)其果敢的商业方向令人敬 佩。说到尾,胆与石不过是手段上的抉择,音乐才是真正的终点。横跨各种制式,供给多种取样频率迎合不同CD;令人赞叹的 机械制作,到令人满意的播放表现,Cary CD306 SACD/CD TransportProcessor,衷心介绍给广大读者。
    0条帖子593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