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了半天,电脑显示XX模块出错,@#¥¥(作者:mhm 时间: 点击数: 139)
-
简单点啦:昨晚第一次小心翼翼地将SONY1001调了一番...,效果令人振奋,比上次明显改观,测试方格上聚焦、重叠、边缘畸变基本达标,应该有80分吧。以后细调更有信心了。
感觉,100#时,4米内扫描线有点影响,6米外可以,可能还是改投80#效果更好。
与背投的比较,现在觉得LDH兄的意见是中肯的。只是,大画面的诱惑很难拒绝。
还有,S端子,原来接松下29GF10R,不如视频,色彩暗、亮度底,使我对S端子有误解,接1001,S端肯定好过。
·
(作者:ldh 时间:2001-12-29 10:20:12)- 玩前投是奢侈品。 如果用来每天必看,而且白天的收看时间也很多,而且节目源主要是以电视节目为主的话,那么背投是肯定要比前投合适的。 而前投则只是偶尔用来欣赏电影,而且白天还要关门闭户拉灭灯,别人不想看的也无法做家务,除非你有专门的视听室不影响别人。实际上我认识的玩前投的几个用户,都是刚买来的时候天天必看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后来就成了摆设品了。再后来干脆又重新买了背投,几万元买来的玩意就那么孤零零的挂在那里,一年都看不上几次,实在是浪费了。
我接触这DD比较早,对于他们之间的相互的优缺点可以说了如指掌。从几万的到几十万的我都亲自安装调试维修过。对于背投也是从第一代开始就密切关注,发展到现在已经说从工艺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完全达到了实用阶段和效果。其中43寸的背投效果已经迫近CTR射线管的水平,主观视觉已经非常接近。无论是对比度还是亮度,色彩的鲜艳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而前投由于光路环境的障碍,影响了其性能的提高。强行使用大尺寸高亮度投影管,又会造成黑电平的不足,造成灰雾感,图象缺少立体感、质感。最为让人感到头疼的是前投由于投射尺寸大,对投影管的参数几乎使用到尽,有的甚至超标使用,从而造成了前投的使用寿命远较普通电视和背投为短。我以前安装的一些进口名牌前投,在舞厅里以每天两小时间断使用,三五年后图象的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大大下降。已经几乎没有收看价值了。那么前投没有优点了?也不是。首先大画面的诱惑是其第一位的,其次在环境黑暗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对比度和质感(前投比较难表现的)。高档前投配合周遍器材(例如倍线器等)后的色彩和画质也是非常让人心动的,但是那是十几万几十万以上的了。我们在这里讨论已经没有意义。- 玩前投是奢侈品。 如果用来每天必看,而且白天的收看时间也很多,而且节目源主要是以电视节目为主的话,那么背投是肯定要比前投合适的。 而前投则只是偶尔用来欣赏电影,而且白天还要关门闭户拉灭灯,别人不想看的也无法做家务,除非你有专门的视听室不影响别人。实际上我认识的玩前投的几个用户,都是刚买来的时候天天必看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后来就成了摆设品了。再后来干脆又重新买了背投,几万元买来的玩意就那么孤零零的挂在那里,一年都看不上几次,实在是浪费了。
·
(作者:老饭 时间:2001-12-29 2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