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大烧谈CD唱机(作者:ldh 时间: 点击数: 1125)
-
CD唱盤
◎5萬元以下◎
A級
Micromega Stage 6 45,900元(麥登)
Micromega從來就不會耍花俏,雖然它們的操控功能相當先進。從Stage 3改款而來的Stage 6,沒有過去那麼複雜的電源,每聲道各用了一顆飛利浦TDA1305位元流DAC晶片。可能是OP IC不同的緣故,Stage 6比它的弟弟們有更結實的聲音,音響性表現也比較全面。給它A級的原因,說不定是以後還能升級成Stage 9呢!(110/252)
Denon DN-961FA 50,000元(禾韶)
若是您能夠忍受沒有無線遙控器、沒有STOP按鍵、只具備平衡式端子(數位與類比)的CD唱盤,這部專業機種絕對會是平價首選之一。複雜而難解的功能,與Sony「ES」機種同級的D/A轉換部份,還有Denon高價轉盤慣有的厚重鋁鑄承盤座,都是造就DN-961FA聲音不凡的因素;當作純轉盤使用的表現更是超值,比起高價機種不遑多讓。專業機種進入家用音響的例子不少,不過以如此低價出現的恐怕還是頭一遭,光憑著這點與穩如泰山的聲音表現就足以引人側目了,難怪會是「音響論壇最佳推薦」的得主。楊德宜目前的參考數位轉盤。(110/257)
B級
Micromega Stage 5 35,900元(麥登)
比起Stage 6只在類比線路板有些微差異而已,傳動機構仍然是Philips CDM-12.1,電源也沒改變,聲音卻是不同了。Stage每聲道使用一顆Philips TDA1305 DAC晶片,具有位元流系統圓滑流暢的高頻,它的衝擊力與權威感不如Stage 6,但音樂韻味卻濃厚一些。(110/252)
Arcam Alpha 7 24,000元(文鴻)
在英國What Hi-Fi雜誌勇奪年度最佳產品獎的CD唱盤,採用SONY傳動結構,Delta-Sigma位元流DAC,維持了英國平價器材一貫的製造水準。Alpha 7最大的好處集中在比較圓滑平順的高頻質感,所以聽起來沒有一般低價機的冷冰生硬感。除此之外,朱耀明說他無法舉出Alpha 7的特點,平凡中見真情,可能就是Arcam的最好寫照吧。(105/284)
Cambridge CD6 21,500元(飛歌行)
真的想不到,這麼便宜的CD唱盤,竟然也有平衡式輸出,而且裡面結構都是重量級的,包括日本製的傳動機構,三個變壓器,密密麻麻的類比放大等。速度快,動態大,形體飽滿,是CD6的主要特色,它完全沒有低價唱盤那種稀稀疏疏的感覺。朱耀明雖然評論中給予CD6最佳推薦,不過衡量整體其他產品之後,仍然將它排在B級的位置。(102/242)
Denon DCD-2800AL 35,000元(歌林)
這是Denon繼DCD-S10之後所推出的良心產品,功能齊全(甚至有數位輸入端子,可以接駁影碟機),類比線路與DCD-S10幾乎大同小異,加上日本人精細的做工,使DCD-2800AL成為這個價位帶中最有競爭力的產品。江俊德認為它的聲音清新細緻,與歐美器材的厚重走向不同,搭配真空管飢渴以獲得更好的密度感與黏滯性。(95/322)
Dynaco CDV-2 29,000元(勝旗)
第一代的CDV-1已經停產,第二代CDV-2改由日本Marantz OEM製造,除了真空管與電容外,看不出太多變化。CDV-2最吸引人的是它有音量控制可以直入後級,省掉前級之後(這個預算帶也買不到太好的前級)聲音純度大為提高,整體表現直追貴上數倍的器材。另外CDV-2有真空管潤色,很巧妙的將廉價數位器材的生澀冷硬柔化了。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我們都認為CDV-2相當抵買。(100/323)
C級
Eclipse CD420 8,400元(愛爾法)
這個品牌是英國最大的連鎖商Audio Partnership旗下一員,以如此超價行銷,在英國本地因此佔有一席之地,甚至還獲得英國媒體五顆星最高價值價格比的推薦。朱耀明說CD420與平價日本CD唱盤最大的不同,在於中頻帶較為溫暖而飽滿,不凸顯高頻與透明度,聽起來相當順耳,有著紳士般的優雅風度。不想買日本廉價製品,就把目光放到這裡來。(107/296)
Micromega Stage 4 29,900元(麥登)
Stage系列的入門機種,由於具備了可升級的條件,所以在低價為產品中佔有一席之地。看到Stage 4的線路板只有小小一片,不禁想到這就是簡單的最好說明。它的聲音偏向輕質量,中高音質感處理得圓滑漂亮,卻比它的大哥們亮度要稍微降低些。(110/252)
Cairn Ecrin 43,000元(愛爾法)
來自法國的產品,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Burr-Brown的十八位元晶片,製造品質紮實。朱耀明認為它的聲音屬於健康明朗的走向,豪放不太有婉約的氣息,音色帶著淡黃,味道濃冽但缺乏清晰。它的好處則適中低頻厚重、音像飽滿、節奏鮮明,聽音樂特別有一種活躍的生命力。(89/298)
Quad 77 33,200元(比特)
標準的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Crystal CS4328 Delta-Sigma位元流轉換,整個機械與電子部份等於是懸掛在頂蓋底部,是77系列產品之一。Quad 77擴大機品質不錯,CD唱盤卻有操控不便的問題,沒了遙控器,都不知該怎麼讓它唱才好。我們推薦的是整套Quad 77的表現,其音樂性獨樹一格。(98/282)
◎5-10萬元◎
A級
Naim CD3 90,000元(志仁)
與Naim最高級的CD2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鑄造金屬製成的裝甲機箱,用手拉出來的獨特Philips CDM-9傳動機構,以及Philips特選的十六位元晶片,當然輸出也只有一組DIN接頭。不同處只有電源比較簡化,放大的OP更換而已,整個聲音個性則相去不遠。由於CD3具有CD2的百分之八十表現,音樂性濃厚,聲音流暢自然耐聽,而且價格相當划算,所以給它A級實至名歸。(108/188)
Theta Miles 99,000元(鈦孚)
李毅超說這是十萬元以下的唯一,一點都沒錯,Miles不僅是Theta第一台CD唱盤,也是同樣價位帶唯一附有DSP數位濾波線路的產品。Miles採用Pioneer倒置式傳動機構,裡面總共用了四個變壓器,Motolola DSP56009負責數位濾波,DAC晶片是Crystal CS4328,同時還有數位式音控,方便直入後級。Miles唱盤一如Theta其他產品,都有飽滿結實的低頻、寬大的音場與無法抗拒的現場感再生,算是超值產品之一。(110/242)
B級
Denon DCD-S10II 80,000元(歌林)
新推出的DCD-S10II是改良自S10的產品,工程師為它加裝了一個變壓器,數位與類比從此分家,傳動機構也稍做改良,部份電路也略作調整,結果呢?讓聲音表現大為提升。大致說來仍然維持著日本CD唱盤的特色:擁有細緻的美感,但在大型系統上聆聽時低頻份量便少了些,要獲得飽滿豐富的中低頻,仍然得依靠歐美器材。不論如何,當DCD-S10II拿來直接與旗艦DCD-S1比較時,您會突然發現原來它們的個性是如此相近,但旗艦器材則增添一份穩重的氣度,是DCD-S10II望塵未及的。(112/251)
C級
Audio Note AN-CD2 59,500元(音寶)
英國Audio Note推出的首部CD唱盤,傳動機構是日本SONY產品,但整個數位/類比線路都是Audio Note自己開發的。DAC使用Analog Devices的十八位原晶片,類比放大用了一支ECC82雙三極管。由於Audio Note的老闆仍是LP死忠派,他痛恨數位的生冷感,自然不會讓自己的產品難以入耳。賴英智說AN-CD2如同他家的300B管機,走的是透明清澈,重量感較輕,音色華麗的路線,搭配上需要注意。(109/228)
TEAC VRDS-25 61,200元(台笙)
雖說是VRDS-20的後繼機種,但是除了傳動機構以外卻全都是截然不同的設計,聲音走向當然也大異其趣。鮮明,高解析力,極度凝聚等特點都是VRDS-20所沒有的,不過中頻豐潤的程度相對之下也稍有減損,可以說是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新機種在外觀上作了簡化,價錢也隨之下降,所以能夠讓更多未曾擁有VRDS-20的音響迷美夢成真。(109/253)
Copland CDA-277 88,000元(鈦孚)
Copland的CD唱盤有兩款,較貴的CDA-288使用四顆PCM-63P做數類轉換,具有平衡式輸出,而CDA-277則稍稍簡化線路,成為一部使用兩顆PCM-63P的CD唱盤,具有HDCD解碼功能,使用Teac承盤結構,做工實在個性較溫和,與大哥比起來顯得划算多多。聲音上具有四顆星的水準,唯一的缺點是進片速度頗慢,急性子的人請不要嘗試。(104/237)
Linn Mimik 89,000元(志仁)
Linn這家公司很多產品都獨樹一格,連CD唱盤的傳動機構也是自己開發的,DAC則用了Crystal CS4328 Delta-Sigma位元流晶片。Mimik可以說是上級機Karil的簡化機種,只有一組RCA輸出,電源非常紮實,是可以任勞任怨工作的好傢伙。朱耀明說Mimik舉止斯文優雅,不特別強調音響性,但舒暢的音樂感覺很少有人比得上。(96/269)
Luxman D-700s 87,000元(八方)
日本國產品中第一部配置HDCD解碼線路的CD唱盤,使用SONY傳動機構,平衡與非平衡端子俱全。以聲音來說,Luxman D-700s已經跳脫傳統日本器材的纖細精純風格,而開始邁入西方式的美學觀中。它的高頻稍微柔化,中頻輕鬆,低頻也豐厚可親,使用HDCD時表現連升兩級。我們將它排在C級的主要理由,是考慮其木板製造的頂板,小心不要在上面壓以重物,會出狀況的。(100/294)
Rotel RDD-980/RDP-980 53,500元(雅士)
國外對這套分體式的組合給予極高評價,應該是看中它的物美價廉吧。RDD-980使用飛利浦CDM-9傳動機構,RDP-980則為Delta-Sigma位元流設計,用料實在。劉名振說Rotel有一種較輕鬆的個性,但犧牲了點細節與層次,低頻相當豐富而鬆軟,音像也不是非常凝聚,適合推薦給專心聽音樂的人。(92/282)
◎10-20萬元◎
A級
Restek Concert II 185,000元(藝聲)
賴英智要特別提醒,他所評論的Restek Concert II唱盤飛利浦CDM-9 Pro傳動機構是用線懸吊起來的,後來有人反映這種設計很容易因不小心碰撞而導致傳動機構受損,所以原廠又改為軟性的固定避震裝置,張典齊試用過後表示當轉盤使用效果更上層樓。陳運雙先生同樣買了一部Restek Concert II,他也是當轉盤使用,因為用Philips CDM-9 Pro傳動機構的產品越來越稀奇了,光這部份它就值回票價。(108/182)
Audio Research CD-2 148,000元(鈦孚)
這部CD唱盤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Crystal CS4329 Delta-Sigma的DAC晶片,也就是MBL 1611上所用的。根據我們的經驗,這顆晶片聲音相當飽滿溫暖,結果ARC CD-2也有了類似的結果,細節豐富,中低頻以下雄壯威武。CD-2還有兩組數位輸出,由於機箱的避震做得不錯,所以當轉盤使用也令人滿意。(101/269)
Krell KPS 30i 200,000 元(垣豐)
比KPS 20i的機箱簡化一些,傳動機構從CDM-9 Pro換成CDM-12,同樣經過Krell的大幅改裝。數位部份與類比部份則幾乎與KPS 20i一模一樣,電源反而加強了,而且還有完整的數位輸入功能,你說它值不值得呢?當純轉盤使用時,KPS 30i 已經可以與大多數十幾萬的產品相提並論,加上Krell的DSP線路與純A類平衡式類比線路,它毫不客氣可以在二十萬這一級稱王。(93/249)
Micromega Solo 149,000元(麥登)
今年Micromega的高級型號紛紛改款,Solo是首先露臉的一部。Solo使用飛利浦CDM-12的工業型傳動系統,單獨架設在一塊懸浮的金屬座上,其餘構造因為拆不開所以也不知道。不過Solo的上掀式造型仍然非常吸引人,聲音則非常順耳,背景也很乾淨,速度與暫態反應的表現傑出,比起某些高價器材還要豐厚許多。(106/238)
Sonic Frontiers SFCD-1 128,000元(進音坊)
幾乎是SFT-1轉盤與SFD-1數類轉換器的合體,唯一的缺點是完全沒有數位輸出端子,可見得Sonic Frontiers的自信。SFCD-1有HDCD解碼,類比線路用了兩支真空管,DAC是Ultra-Analog的D20400A二十位元模組,變壓器用了三個…總之是猛料如雲,聲音表現果然也不差,足以和同廠的旗艦相提並論。(101/269)
B級
Krell KAV-300cd 145,000元(垣豐)
Krell首次改用飛利浦以外傳動系統(Teac的VRDS機構)的CD唱盤,由於價位帶與KPS-30i相去不遠,而這個範圍內又有許多強勁的競爭者,所以它就不容易凸顯。KAV-300cd有HDCD解碼,採全平衡式純A類放大線路,聲音結實乾淨、透明有力度,細節相當豐富,如果再加上數位音量控制,它會有A級的價值。(111/247)
Proceed cdp 145,000元(卡門)
採用Philips CDM-12工業型的全金屬傳動機構,許多地方都可以和更貴的Mark Levinson No.39看齊,不過在用料與機箱結構上卻忠實的反應了售價。以操縱功能來說,Proceed cdp是絕對的A級水準,它的數位音控可以直驅後級,聲音則有M.L.家族一貫的縝密細緻特性,唯獨搭配不當時,色彩會較偏向冷調。(103/243)
C級
Class* CDP-1 188,000元(承奇)
與另一家加拿大廠商Sonic Frontiers相同,Class?]用他們CDT-1轉盤的機箱,裝入簡化的DAC-1數類轉換器,就成了這台CDP-1 CD唱盤。可能是電源比較簡單的關係,CDP-1表現不如上級機,賴英智認為它的音場寬度很傑出,HDCD的模式很優異,基本上走的是溫和不刺激的路線。(102/219)
Copland CDA-288 118,000元(鈦孚)
就算以日本音響的標準來說,Copland CDA288也稱得上是Hi-End產品,它採用Teac VRDS傳動系統,豪華的電源設計,全晶體砌出來的放大線路,四顆二十位元DAC晶片構成的全平衡式結構(奇怪卻沒有平衡式輸出),還有HDCD解碼裝置,功能一應俱全。Copland金屬加工是儀器級的,摸了都會感動,聲音則堂而皇之,平衡度成金字塔型分布,當轉盤用也有不錯表現。(93/217)
◎20萬元以上◎
A級
Linear Acoustic LACD-1 235,000元(仩易)
洋溢高科技氣息的純德國血統CD唱盤,除了面板上一顆金澄澄的旋鈕外,找不到其他操控開關。而那顆大號旋鈕居然是快速選曲的飛梭裝置,媲美專業機器,真不知道這家公司是怎麼想的。LACD-1採用Philips CDM-9 Pro傳動機構,類比與數位輸出端子齊全,用來當轉盤也不錯。賴英智最佩服那麼漂亮的線路板是用手工銲出來的,溫和不急躁,精緻不粗糙,柔和有彈性的聲音表現,都是德國Hi-End器材常見的走向。(110/221)
Accuphase DP-75 258,400元(台笙)
因為匯率的關係,Accuphase DP-75 在台售價不低。DP-75轉盤部份仍是SONY的系統,但它有很多獨特的設計,例如將外來的數位訊號變成48KHz取樣頻率, 利用多個二十位元晶片併連構成二十四位元的解析度,還有多到離譜的數位輸入端子等。DP-75的音色具有傳統日本式華麗細緻的特質,音場深度極佳,細節與動態表現都叫人刮目相看,而它挖掘音樂魅力的功夫更是了得。(82/229)
Krell KPS 20i與KPS 20i/l KPS 20i:360,000元,KPS 20i/l:440,000(垣豐)
Krell拿飛利浦的CDM-9 Pro轉盤進行大手術,替它加上一個鐵甲外罩與八爪魚狀的CD鎮,最外面的機箱又是無人可撼動的精美藝術品,所以整部KPS 20i比某些擴大機還重。使用DSP-56002的高速中央處理器做DSP數位濾波,純A類平衡式類比放大,數位輸入應有盡有。賴英智認為KPS 20i的低頻難有對手,透明感與解析力堪稱典範,三度空間感只怕也會叫很多分體式器材汗顏。KPS 20i/l加上與KRC同級的光電式音量控制,可以直入後級,聲音純淨度又更上層樓。(81/204、90/240)
Mark Levinson No.39XL 255,000元(卡門)
號稱是擷取M.L. No.37轉盤、No.36數類轉換器與No.38前級的精華組合而成,從機箱結構開始製造品質就讓人無可挑剔,再看看承片盤平順的動作與多功能的操控程式,的確會覺得它貴得有道理。雖然沒有直接比較過,但我們相信No.39的聲音可以和No.36/No.37相抗衡。用家要注意的是M.L.數位器材對電源非常敏感,如果電源干擾太多,它會罷工抗議!(104/214)
C級
BOW ZZ-Eight 295,000元(文鴻)
以造型和製作品質來說,BOW這台CD唱盤可以有A級的評價,但論到功能與聲音表現,我們只能給它C級。這麼貴的產品,竟然沒有平衡式輸出,使用上確實有些不便,而且那飛碟狀的吸盤外面是透光的,恐怕對聲音也會有影響。劉總編認為BOW這台唱盤的輸出頗大,因此聲音顯得飽滿結實有活力,但缺少了一點細緻溫柔。(96/245)
|CD唱盤|CD轉盤|數類轉換器|前級|推力有限類後級|推力無礙類後級|
|推力有限類綜合擴大機|推力無礙類綜合擴大機|喇叭|配件|
|主筆推薦物超所值器材|
·
(作者:ldh 时间:2006-06-16 02:46:12)- CD轉盤
◎5-10萬元◎
A級
Theta Data Basic II 91,000元(鈦孚)
第二代主要在內部動手術,舊款的Data Basic也可以升級。改良地方有三:電源加大,把變壓器增加為四個;增設AES/EBU輸出;全新的Jitter抑制線路,將Jitter控制在20ps以下。聲音表現除了以前的低頻、空間感、聲音密度等優點外,新款的音質細膩程度提高了,定位精準而平衡度絕佳,是十萬元以下CD轉盤首選。(87/258)
B級
Sonic Frontiers SFT-1 92,000元(進音坊)
一個過去完全不懂數位的廠商,推出的第一部轉盤就有這麼好的聲音,差點叫人跌破眼鏡!SFT-1使用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線路簡單得可以,不過他們與Ultra-Analog合作開發的Jitter抑制線路,號稱可以把輸出時基誤差控制在10ps以內,創下了世界記錄。SFT-1的輸出端子齊全,搭配自家的DAC最理想。(86/223)
C級
Theta Pearl 66,000元(鈦孚)
以Pioneer CD唱盤為藍本,換上Theta的面板及外殼,加上Theta自行設計的數位訊號處理電路,就成了一部Theta最便宜的CD轉盤。傳動結構當然是Pioneer的倒置式傳動機構,完成度高機械動作質感相當好。單以Pearl CD轉盤的聲音並無法體會出Theta一慣中低頻渾厚的特色,反而略帶有Pioneer的影子,節奏明快聲底清亮,不過搭配Theta Progeny轉換器之後,便馬上改頭換面成為音場寬廣氣勢大的音源系統,建議用家與Progeny搭配使用。(106/265)
◎10-20萬元◎
B級
Naim CD2 190,000元(志仁)
以聲音表現來說,Naim CD2有A級的水準,它與美式Hi-End器材強調動態、解析力、透明度的方式不同,反而是音樂感濃厚,可以耐聽許久不厭倦。我們給它B級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價位帶強手太多,而Naim CD2的功能又過於簡單(只有DIN頭輸出)。如果不趕流行,願意從音樂的角度出發,使用CDM-9傳動系統,而且是古老十六位元DAC的Naim CD2,以其裝甲般的製造品質,足夠讓你用很長的時間了。(108/188)
Esoteric P-30 114,000元(台笙)
世界第一台利用Analog Devices AD1890晶片來轉換輸出取樣頻率的CD轉盤,因此從P-30數位輸出端得到的訊號,是48KHz而不是制式的44.1KHz!理論上提高取樣頻率之後,計算速度加快,數位波型將會更圓滑緊密,更接近類比聲音。P-30使用Teac CMK-3傳動系統,與VRDS-20同級,輸出包括RCA、AES/EBU與AT&T三種。或許我們可以將P-30當作DVD過渡時期的新希望吧。(96/263)
C級
Class* CDT-1 113,000元(承奇)
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系統,輸出端子應有盡有,它的機箱與Sonic Frontiers看起來很像,裡面結構也差不多,也許兩家加拿大公司有合作關係。CDT-1稟承該公司傳統,連轉盤內都施以大電流設計,賴英智說它的解析力超強,中頻凝聚,速度快,低頻不是很強,透明度也屬於陰柔的類型。與同廠DAC-1搭配時,互補結果聲音變得非常好聽。(95/298)
Resolution Cesium 130,000元(泰銓)
使用Teac VRDS傳動機構與SONY的操控晶片,有獨家開發的平衡式數位傳輸(需要兩組數位線)與S/PDIF輸出介面,製作上相當實在。賴英智曾經以Cesium轉盤搭配其他數類轉換器,發現它的個性比較溫和柔軟,穩重內斂,音像大而寬鬆,只是高頻延伸與細節刻畫少了一點。最好與同廠的數類轉換器搭配,才能有一致性的表現。(92/253)
◎20萬元以上◎
A級
Theta Data III 220,000 元(鈦孚)
Theta使用影碟機改裝的轉盤,機蕊換成了Pioneer的自動反轉系統,畫面部份配備了最新的動態三維梳型濾波器,聲音方面也裝置了AC-3 RF輸出,是目前最高級的全功能轉盤。Data II為人詬病的慢速度已經徹底改觀,Data III的操控毫無問題,同時增加了AES/EBU與AT&T的輸出。除了保有Theta一貫的穩重、低頻豐滿、音場寬廣等特點外,Data III的解析力、透明度與凝聚程度都有大幅改善。(87/258)
B級
CEC TL-0 560,000元(德錩)
你沒有看錯,CEC TL-0是當今最昂貴的CD轉盤之一。TL-0採用電源分離式設計,皮帶驅動式結構加上三點懸浮的徹底防震措施,使TL-0運轉時猶如在空氣中打轉,非常吸引人。張典齊說TL-0能再生巨細糜遺的細節,卻不犧牲應有的音樂性,不過在大型系統上,則能發現TL-0的極低頻少了一點權威性。預算有限者可以選擇價格僅及1/3的TL-1,表現也有九成水準。(97/247)
Ensemble Dichrono Drive 240,000元(巴哈)
外觀與聲音都極美的轉盤,Ensemble雖然採用日本Teac的VRDS系統,但他們宣稱進行兩百多項細部改良,包括多層複合材料構成的三明治夾層式機箱,還有極有創意的避震板與避震錐等。面板是以一整塊黃銅,經過極精密的打磨後再塗上數層特殊保護漆而成。Ensemble建議最好用BNC同軸來傳輸數位訊號,第二選擇是AES/EBU,他們對AT&T並不 贊同。(82/220)
C級
Altis CD III 248,000元(鈦孚)
採用飛利浦CDM-12工業型傳動系統,輸出為一組同軸與一組SMA光纖,原廠建議用光纖可以獲得較佳效果。CD III的CDM-12傳動機構並沒有修改,而是固定在一個金屬底座上,原廠也說將來DVD-Audio傳動機構推出後,可以直接更換而不會落伍。龐大的電源,是Altis費了心思的地方,不過面對製作精美的日本器材,Altis在這個價位帶會有一些威脅。(108/175)
|CD唱盤|CD轉盤|數類轉換器|前級|推力有限類後級|推力無礙類後級|
|推力有限類綜合擴大機|推力無礙類綜合擴大機|喇叭|配件|
|主筆推薦物超所值器材|
- CD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