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斑竹没有带头盔,只好需晃一枪退下阵来:三年后如朋友门还有兴趣请再来这里斑竹陪大家尽兴!
时隔正好三年,斑竹的预言终于有了结果,赶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往下浏览。
香港《音响天地》06年9月9号刊第134期杂志,主编林镇辉先生书写的文章:
够胆跟我玩
------------------------------------------------------------------------------------------------
1 bit/2.8MHz的SACD和24 bit/192KHz的DVD-Audio(DVD-A),是已面世数年,有意取代已面世20年,16 bit/44.1kHz的CD之两种新格式。SACD和DVD-A二者之间,本来有著半斤八雨,各有千秋的优点。但二者由于庞大的市场利益衡突,一直以来存在著名不相让,水火不容的竞争性。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一直争持不下。令软件商却步,供应匮乏,消费都往往有硬件而欠软件,花了钱而毫无得益。事实上,SACD至今只出了不足三百款,其中翻制旧录音的占绝大多数。至于DVD-A,至今连专用机也没有出过一部,软件只有几拾款,亦是旧录音居多,更不成气候。
这场雷声大,雨点小,毫不健康的消耗战,最近终于有了初步战果。近年业绩大倒退,处处失利,亏损严重,连总裁也要撤换的Sony,于日前正式宣布,停止SACD的研发和雷射头的生产。至于DVD-A的东芝,则根本从未在市场上,正式大展拳脚过,损失较少,但也讨不到任何便宜。换而言之,这场仗,只是一件两败三伤的事。SACD和DVD-A的开发研究费泡了汤,两大巨人亦同时输了面子和威信。至于买了SACD机,或兼容SACD和DVD-A播放机(通常是DVD通吃机)的消费者,投资亦泡了汤,做了陪太子读书兼陪葬品。情况和HDCD这种从未开花结果的格式一样,儿戏儿嬉,早天收场!
那么,CD仍会成为音乐媒体的主导格式,有排玩吗?答案似乎又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回事。因为,当SACD和DVD-A两者在纠缠不清之时,模疑式的LP黑胶便静静地逐渐稳步复苏,成为久旷的发烧友,精神寄托的另类退烧良药。同时,没有SACD和DVD-A之战,两大阵营,Sony和东芝,却又另避战场,在Blu-ray和HD DVD这两种兼容声画,标准更高的新制式上,展开更惨烈的恶斗。首回合的短兵相接,HD DVD以早面世了两个多月,更多的软件支援,稍胜Blu-ray一仗。看来,真正的主力战,将在年底揭开战幔。而CD朝代,是否终结?LP能否复避中兴?笔者估计,届时应有更清晰的眉目。让我们拭目以待,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