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马克 No.26 VS. Cello Audio Suite(作者:半岛 时间: 点击数: 941)
  • 应几位朋友之约,谈谈这两台前级的对比。
    关于两台前的制造工艺之好有目共睹,不多说,只谈下自己觉得不太完美之处:
    马克外形精致小巧,但机壳的装配方式不如老ML系列简洁实用,搞得有点麻烦,上一代经典ML-6的机壳装配我觉得就很好。CELLO壮观而大气,不足是面板插槽之间始终会有点缝隙,有点不如金嗓子F-25,金嗓子学CELLO搞插槽式,但面板的完成度稍胜一筹。不过,这两点挑剔都是属于鸡蛋里面挑骨头,两台前级的加工工艺已经是倍受赞叹了。
    用料方面,马克26是受限于成本的产物,电位器降格为P&G、继电器采用日本产NEC等等,与CELLO SUITE或马克ML-6的彻底不计成本用料相比有所保留。
    声音方面,两者毫无疑问都非常优秀,不同之处在于马克26细腻、斯文、略偏甜美,但高低的延伸和低频解析力相比显得不足,整体有点拘谨的感觉。CELLO明显感觉稳重、大气,音场宽大,规模感高一个台阶,高频延伸很尽而不失厚度,细节非常多。有意思的是,感觉两者的声音与外形有点类似,一个略显小家碧玉,一个是堂堂大家闺秀。结论是,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声音素质,但如果不是AB对比,我认为马克26非常超值。可惜马克ML-6不在,不然一起对比应该更有意思。
    关于声音表现,特别说明一下,对比只是在我的系统几天下来对比的结果,只能AB对比各自鲜明的特点,而不能就此对两台前级下结论。
  • ·

    (作者:半岛 时间:2007-03-15 12:16:43)
    经过他的仔细调整,加以他自己设计制造的悬挂避震装置,我的Garrad 301唱盘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声,非常兴奋。
    聊天中,他谈到当年玩得疯狂的时候,买两台插满卡的CELLO AUDIO SUITE,一台左声道一台右声道,听得我有点瞠目结舌。
    现在,绚烂归于平淡,守着土炮前后级和一大堆3/5A,THORENS唱盘,照样引人入胜的声音。
    如此修为,我还要慢慢奋斗,呵呵。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