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论坛>
  • ·  请教刘大哥3个问题:(作者:daquan 时间: 点击数: 306)
  • 1朋友的一套组合:单拿1。3MKII+力无敌130W合并功放+索尼DVD333(临时用)+普通线材(临时用)。听了半年后感到高音冲(或者叫数码味浓?);想升级声源,投资6000元左右,如何选购?
    2我为4BST配音箱选择为1:PMC AB-2。2单拿CONTUOR3.0.请大哥就搭配,音色及价格进行综合评价。
    3采用在房间拐角处安装几只大口径低价低音单元是否能明显改善房间的吸音效果?
  • ·

    (作者:ldh 时间:2001-11-22 15:12:52)
    1, 还是升级功放效果更明显。因为力无敌的声音实在是不夹1。3MKII
    2, 评价这两款箱子比较难,我也不愿意矮砖头。不过要是我会选择PMC的。
    3, 没有作用。
    • ·

      (作者:pmc&dyda 时间:2001-11-22 21:33:16)
    • ·

      (作者:qy 时间:2001-11-22 22:56:48)
      LI兄和我都很想有个机会进进地主之谊顺便再多挖些真经,听说广州那帮兄弟的呼声也很强烈啊。如能成行可一定要到福建来,看看我是如何伺候“二奶”的。
      • ·

        (作者:ldh 时间:2001-11-22 23:05:37)
        本打算这次音响大展南下,但是由于目前答应下的功放定单超计划了,而且都是迫切需要交货的。南下势必要推迟他们的交货时间。所以这次就不去了。过段时间再找机会吧。
        • ·

          (作者:QY 时间:2001-11-22 23:13:03)
          我都等了跨世纪了,让后来的多等几天有啥不可?
  • ·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22 20:51:52)
    已经撅腚了?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2 21:08:49)
      可惜我没真正听过,只是在书上看看她的评论。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2 21:12:56)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2 23:52:25)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2 23:53:23)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2 23:57:24)
        • ·

          (作者:DAQUAN 时间:2001-11-23 12:48:10)
          • ·

            (作者:挪揻的森林 时间:2001-11-23 21:04:42)
    • ·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22 21:20:43)

      16m2小屋玩PMC AB2音箱
      ●潘志强

      发表读后感
        陈先生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住在北京某著名的音乐厅附近,常常有听现场的机会。我在2000年第10期《高保真音响》上写过《当Wadia 830遇上Meridian 506.24……》一文,其中提及过陈先生的器材:Threshold前后级、Wadia 830 CD机及Celestion SL700音箱。那次比拼用的Wadia 830正是陈先生提供的。之后,陈先生就卖掉了这台使用时间不长的830。谁知天有不测风云,Meridian 506.24/508.24竟然停产了!无奈之中,陈先生索性只听LP(LP机也购入了很久),数码音源暂用Sony DVD+Aragon D2A解码器。
        最近,陈先生又购入了PMC的AB2音箱,笔者前前后后听过几次,在16m2的小屋内弄好Celestion 700并不难,但要弄好有着9.5英寸Dynaudio低音单元加迷宫箱、低频下限达25Hz的AB2就不容易了!事实上,陈先生的听音室里不但没有轰鸣,而且低频的再生还算不错。
        以下是陈先生的器材清单:
        前级:Threshold FET Ten/e
        后级:Threshold Model SA/10
        音箱:PMC AB2和Celestion 700配原厂脚架
        LP:Thorens TD160MkⅡ加Micron唱头
        唱头放大器:Holfi及日本“铁三角”升压变压器
        音箱线:Temporal Continuum
        PMC AB2音箱
        PMC是英国专业监听音箱厂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受到多家录音室的青睐。AB2和AB1极为相似,只是AB1箱体后上方是切成斜角的,而AB2就是规则的长方体音箱。AB1据说以前有采用Dynaudio高音单元版本的,但AB2全是使用Vifa高音和Dynaudio 24W100低音的。
        PMC音箱坚持使用传输线式箱体结构,这种设计可以得到极为下潜的低音,但是通常低音速度较慢,不知是否出于这种考虑,AB2采用了瞬态响应一流、失真极低而且承载功率很大的Dynaudio 24W100单元。PMC AB2的箱内有效传输线长达2.4m,高低音分频点是2kHz,为4阶分频。分频点设在2kHz对于这么大口径的低音单元来说不容易,可见24W100的素质很高。1999年我在采访丹拿厂工程师时得知2000年后丹拿不再外售单元,有订单的供完订单为止。我不知道以后AB2会采用什么样的低音单元——会不会是Eton?
        Threshold前后级功放
        这一套前后级是早些年的产品,但素质相当不错。笔者有一次和陈先生等朋友拿这台前级和Audio Research LS16、Krell KAV 250A比较过,听大提琴又柔又韧的擦弦感令人难忘。前级是电源分体式的,机子非常非常薄;后级是单声道的,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每声道A类175W(8Ω)。
        这套老Threshold的声音刚柔相济,雄沉稳健,驱动力也相当可观。它的声音既能文,也能爆得起来。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用晶体管机推Celestion 700都不是太好,但这套Threshold推来还挺不错,声音细腻而丰润。不过正如陈先生所言,Celestion 700要推到一种“临界点”才行,少之声音灰暗,动态不好;过之音箱承载不了。正因为听音范围越来越广,又要兼顾AV,所以才购入AB2。
        听音室实况
        陈先生的听音室长5.5m,宽3.1m,高2.4m,只能属于“小屋”,这种况状下玩PMC通常只会想到LB1或TB2。下图是陈先生听音室的摆位图。
        陈先生的听音室有一扇门一扇窗,窗上挂了厚绒窗帘,听音时可以拉起来,减少玻璃面的反射。地板是实木地板,非常结实,中间也没有架空。曾经去过一个朋友家,地板中间有两层空隙,加上三面大块玻璃,所有音箱放进去低频都要少一截。
        屋子不高,但仍作了屋顶的处理,方法是结实的龙骨加海棉填充。墙上也作了一层薄薄的软包,墙下段仍是木板贴面。
        听音区的沙发也是布艺沙发,还有一块很大的海棉床垫,既可放在沙发后吸音,也可放在中间地板上吸音,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有时陈先生是把它放在屋子中间,我没有打听过放在这两个地方会有什么不同。
        除了用许多软性材料,陈先生还用了一些CD架、茶几来增强扩散。会不会吸音过重?基本上没有,只是感到高频的余韵并不是很长,但是这两对音箱的音色都稍偏暗,所以也不好确定。
        PMC AB2的低音非常厉害,量感多,而且下潜很深,速度感并不太快。我想在这间小屋里听来干净、没有轰鸣和拖泥带水的现象是Threshold功放的功劳。有了这对驱动力强、低频控制力强、收得好的前后级是好声的先决条件之一。
        陈先生用的这对音箱线我也不熟悉,又宽又扁,像一条大带鱼。这条“大带鱼”还带有一个盒子。我对带“盒子”的线都有点心理障碍,但陈先生说它不错。
        实际试听
        既然是大口径丹拿低音单元(音圈直径就4英寸!)加迷宫音箱,首先就想让人考考它的低频!我先放入泰拉克的那张《发烧音效示范盘》,播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的“午餐”一段,那用电子合成器做出来的带有大量低频与超低频的脚步声真是骇人听闻!巨大的音压,又沉、又多、又重的低频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于一对身高仅79cm的音箱!
        另一个让人感到理想的是出色的音场表现。陈先生的屋子小,但听交响乐与歌剧时这套系统所展现的音场却很大,音场靠后,深度已经超出了后窗,没有一点压迫感。播放动态很大的交响乐时,整套系统展现出良好的控制力,音场稳定,前后层次没有压缩,乐器的音色保持良好的状态。
        PMC的高音单元大多采用Vifa单体,不知道是否这个原因,我认为它的高音有一点ATC的味道:色泽稍暗,但宜于久听。播弦乐及室内乐小品时,整套系统可以展现出小音箱一样鲜明的定位,但和Celestion 700相比,高频的细腻程度稍差些,听小提琴和女声时会略有些颗粒感,不够细腻顺滑。当然,用Sony DVD+Aragon D2A并不是个理想方案,不过在相同的音源下,Celestion 700的顺滑与细腻还是胜出一筹。陈先生的AB2是全新音箱,我定稿时也不过使用了两个月,“煲”得不够大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换上LP系统后,音色增色不少,声音活泼、开朗,“活生感”十足,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重播维瓦尔第“四季”,LP的声音动态凌厉,细节众多,一反常人的思维定式。现场比较了一下柯特鲁芭丝/多明戈版的歌剧“茶花女”的CD和LP版本,结果是LP全面胜出,CD的声音暗,仿佛蒙上了一层纱,LP则清晰透明得多,空气感也好了不少。
        《高保真音响》2000年第12期有一张附赠的测试CD碟,里面有20Hz~20kHz的31段点频信号测试。我们用它试了一下,在20Hz时需要增大音量才能感觉有信号,25Hz时已可以明显感到,31.5Hz和40Hz略为大声一些,50Hz以上偶有一些小小的波动,但总体来说声音还算比较平直,不过在1kHz附近也略有小峰,但波动不大。基本上而言,陈先生的屋子没有明显的驻波,声音处理得不错。当然,由于屋子小,吸音措施较多,直达声多,反射声少而带来的残响少、高频泛音和尾韵略少也是一个小小的负面影响。
        陈先生还曾让ATC Scm 20在这儿放过一段时间,声音也相当好。过去曾经听人说PMC和ATC的声音很相像,但以笔者感觉而言,PMC的中频厚度仍是不及ATC (以AB2,LB1、IB1、FB1 4款听过的PMC音箱而言),但中频要开放一些,不如ATC那么浓厚;低频比同体积的ATC下限深得多,速度也稍慢些;高频两者都有些暗、有些直,但PMC相比之下又稍稍有些不同,似乎亮丽些。陈先生的看法也基本一致。另外有一点是,PMC和ATC都是属于开大声听才过瘾并且不会吵人的音箱,适合长时间聆听。
        陈先生的PMC暂时用大理石块垫着,准备再找一个小脚架(如B&W 801、802用的那种)来把AB2的低频收得更紧一些,同时也在物色一款好的CD机。等再过一段时间再去听,可能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 ·

      (作者:daquan 时间:2001-11-23 12:39:38)
      理解刘大哥难以评价两款音箱的哭衷。我喜欢听轻松自然的中低频,按我现有器材(天龙10II+4BST)理应选AB-2,但两单元的AB2的价格与丹拿下3。0的价格几乎相当让我无法理解和接受。热心各位能从价格放面相助乎?
      • ·

        (作者:tannoy 时间:2001-11-23 19:58:12)
        可是百事通跟单拿合拍吗?
回复: 上传图片    最大5M,支持jpg,gif,png格式。